目前分類:認識植物-天南星科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天南星科 Araceae
 

資料取自維基百科

南星科(學名:Araceae)是單子葉開花植物中的一科,有125屬、3700個以上的物種,主要分佈在新大陸的熱帶地區,但也有些分佈於舊世界的熱帶及溫帶地區。由APG最近的基因研究顯示,原先獨立歸於浮萍科的植物,也應歸類於天南星科之中。

火鶴花與海芋是本科有名的植物,常被栽培供觀賞用。

天南星科 Araceae

圖片取自  iNaturalist 由 Casey Clark Sumalinog 所上傳

粗肋草、觀音蓮、彩葉芋、黛粉葉、黃金葛、龜背芋、蔓綠絨、白鶴芋、合果芋、千年芋、美鐵芋等耐陰性強的觀葉植物可以做室內植物栽培。芋頭、蒟蒻(魔芋)地下塊莖可以加工做成蒟蒻,可以食用。半夏、天南星、千年健、犁頭尖可做藥用。水榕、隱棒花、水芭蕉、大萍等水生植物可做水族造景。巨花魔芋是全世界最高的花,其花序是植物界中最長的花序。姑婆芋(海芋屬)是一種很有名的野生植物,其植株具毒性。
天南星科植物具有白色乳汁,該乳汁具有剌激性毒性,根據Genua and Hillson試驗及Rubeanic acid silver ni-teate試驗結果指出,天南星科植物細胞內含有四種形態的氧化鈣結晶,分別是集晶、針晶、角柱形晶及結晶砂,並未發現有圓柱形結晶體存在。
集晶多發生在柵狀組織層,海棉組織裡以針晶最多,角柱形晶則只稀稀落落地存在一、兩種品種的薄壁組織裡,結晶砂及異形結晶亦常被發現。天南星科植物體內之結晶物除了以氧化鈣存在外,尚有其它成分存在,但目前尚無法確定其成分。
(資料取自:台南區農業專訊第5期:12~14頁1993年9月 作者:周明燕)
草本,常有辛辣味或乳狀液汁,有塊狀或延長的地下莖,間有木質而呈攀援狀,或以氣根附生於他物上,少數浮生水中。

葉子多基生,如莖生則互生為2列或作螺旋狀排列,全緣或分裂,常呈戟形或箭形,基部有一膜質鞘。

花極小,常有強烈臭味,排列於肉穗花序上,外圍以佛焰苞,花兩性全相似或單性同株,雌花在花序的下部,雄花在花序的上部,介於兩者之間的常為中性花,花被在兩性花中常具存,裂片4-6枚,鱗片狀或合生為杯狀,在單性花中缺,雄蕊一至多數,子房上位,由一至數心皮合成,每室有胚珠一至數枚。

天南星科植物中有兩性花佈滿整個花序者,如火鶴花屬;也有單性花、雌雄同株者,如蔓綠絨屬、姑婆芋屬及黛粉葉屬。後者通常在肉穗上部1/3處分布雄蕊,雌蕊則在於下部1/3處,中間部分為不稔性之雄花。天南星科植物屬於雌雄異熟性植物,雌花比雄花提早一天成熟開裂。因此,在自然環境下降低自交授粉的機率,不容易產生交種子。

另一類肉穗花序則緊緊被佛焰苞包捲,如蔓綠絨(Philodendron slloum)的花序由葉腋抽出後,縱使花已成熟,苞葉亦不展開,只有在雌花授粉時方打開短暫時間,之後閉合待隔天開花散布花粉時再展開一次。一般授粉都只發生在夜晚,所以白日裡很少見到該類植物的佛焰苞開展。

(資料取自:台南區農業專訊第5期:12~14頁1993年9月 作者:周明燕)

 

漿果密集於肉穗花序上。

種子一至數枚埋藏在漿汁果肉中,有各種不同的外種皮。

天南星科 Araceae
種子缺少胚乳,在非相似原生地,可藉由鱗莖珠芽(bulbil)行「無性生殖」,以進行繁殖。

主要依靠雙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蟲進行傳粉。

主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天南星科 Araceae

天南星屬 Arisaema 
長行天南星(學名:Arisaema consanguineum)

文字資料取自認識植物網站,由后里國中退休主任莊溪製作

又名長尾葉天南星、雷公銃,為天南星科天南星屬下的一個種。該植物原產於喜馬拉雅山和印度支那,是一種多年生塊莖植物。單莖高1米,有落葉和多個放射狀小葉。 

天南星科 天南星屬 長行天南星 Arisaema consa

照片取自 iNaturalist 由buggi 所上傳
扁球形根莖之草本植物,假莖高 30~80 公分,白或灰綠色,偶具紫褐色斑點。

天南星科 天南星屬 長行天南星 Arisaema consa

照片取自 iNaturalist 由  Chief RedEarth 所上傳

葉通常單生,有時 2 片,小葉 9~15 排成放射狀,葉柄明顯短於假莖;小葉狹橢圓至橢圓形,先端漸尖,略具短尾,上表面綠,下表面粉白。

天南星科 天南星屬 長行天南星 Arisaema consa

照片取自 iNaturalist 由 Dominique Hämmerli 所上傳

 

佛焰花序通常綠色或具紅褐色條紋、管狀、先端耳狀反捲蓋住花序,肉穗花序通常雌雄花序異株,花序軸前半部膨大呈棍棒狀,表面光滑。

天南星科 天南星屬 長行天南星 Arisaema consa

照片取自 iNaturalist 由 JODY HSIEH 所上傳

天南星科 天南星屬 長行天南星 Arisaema consa

照片取自 iNaturalist 由 林棋欽 所上傳

漿果,橢圓形,熟時變為紅色,內有數枚種子。

 

天南星科 天南星屬 長行天南星 Arisaema consa

照片取自 iNaturalist 由  Cheng-Tao Lin 所上傳

長行天南星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它是雌雄同株的植物,可是決定它要開雌花還是雄花,竟然是看它的地下莖!當地下莖茁壯時,它是開著雌花,若當它的地下莖較小時,它是開著雄花。至於其中的原因,可能就是大自然的奧秘吧。

主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南星科Araceae

龟背竹属Monstera

龜背芋 Monstera deliciosa
資料取擷自維基百科

龜背芋(學名:Monstera deliciosa),又稱為龜背竹、鳳梨蕉、蓬萊蕉及電信蘭,是天南星科龜背芋屬植物。

龜背芋適應性強,性喜溫暖,潮濕的環境,但也耐陰、耐陽及有一定的耐旱性,原產於墨西哥的熱帶雨林中。為著名大型觀賞植物。
常綠藤本植物,葉革質,莖幹粗壯,下部常生有褐色氣生根,形如电线,故名“电线草”。

天南星科 龟背竹属 龜背芋

照片來源    iNaturalist   由 Maria Haro

幼葉呈心形無孔,

天南星科 龟背竹属 龜背芋

照片來源    iNaturalist   由José Rodrigo Carral Domínguez 所上傳

植株在生長過程中的新發葉片逐漸會有不規則的羽狀裂口,其因像龜背而得名,叶脉间有椭圆形的穿孔。

天南星科 龟背竹属 龜背芋

照片來源    iNaturalist   由 jvandusen23所上傳

花為黃白色的肉穗花序,外具白色的佛焰苞。果實為緑色柱狀聚果。

天南星科 龟背竹属 龜背芋

照片來源    iNaturalist   由Christian Feuillet所上傳

果實有鳳梨香氣,但含草酸鈣(蓚酸)結晶,會刺激皮膚及黏膜組織,帶來些微刺癢的不適感。大量接觸的話,可能會讓皮膚發紅搔癢,黏膜腫大發炎,故小心寵物誤食。

天南星科 龟背竹属 龜背芋

照片來源    iNaturalist   由Verónica Marín Upegui所上傳

 

主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