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籠草科 Nepenthaceae
豬籠草屬 Nepenthes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豬籠草為豬籠草屬(學名:Nepenthes)植物的統稱,是豬籠草科的唯一屬,也是多種能夠捕食昆蟲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產地是熱帶亞洲地區。其為地生植物,是攀援狀的亞灌木。豬籠草擁有獨特的吸取營養的器官——捕蟲籠,捕蟲籠呈圓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因為形狀像豬籠,故稱豬籠草。在中國的產地海南又被稱作雷公壺,意指它像酒壺。這類能夠透過捕捉和消化昆蟲等小動物來獲取營養的植物被稱為食蟲植物。
豬籠草為多年生藤本植物,莖木質或半木質,附生於樹木,牆壁或地面,攀援生長或沿地面生長。葉片一般是為長圓形,末端具籠蔓。籠蔓的末端形成一個瓶狀或漏斗狀的捕蟲籠,並具籠蓋。豬籠草生長多年後才會開花,花通常為總狀花序,少數為圓錐花序,雌雄異株。花小型,白天味道淡,略香;晚上味道濃烈,轉臭。蒴果,成熟時開裂散出種子。
豬籠草上位籠的示意圖
豬籠草的捕蟲籠可為圓柱形、卵形、球形或漏斗形等。其發育自籠蔓的末端。每片新葉的籠蔓末端都具一個捕蟲籠的雛形。在籠蓋打開前,捕蟲籠上就已出現了其特有的顏色、花紋和斑點。籠蓋打開後,籠口處的唇會繼續發育,變寬變大,並會向外或向內翻卷。同時唇開始呈現色彩。此時的捕蟲籠已成熟,約幾天後即可觀察到有昆蟲落入其中。
豬籠草的籠蓋可為卵形或心形,可防止雨水進入籠中。籠蓋下表面通常具蜜腺,以引誘昆蟲。
豬籠草的蜜腺存在於籠蓋下表面、籠身及葉片、籠蔓等處。
部分豬籠草的籠蓋下表面、唇會具有附屬物。
豬籠草捕蟲籠的籠身即是除開籠蓋外的其他部分。
捕蟲籠捕獲獵物後,籠蓋並不會閉合。
部分豬籠草的籠口會拉長成唇頸。
豬籠草的唇位於籠口的邊緣,其由唇肋和唇齒組成。
豬籠草的唇肋為唇上一系列的平行凸起。
豬籠草的唇齒為唇肋自唇的外緣延伸至內緣,末端形成一個短而鋒利的齒狀結構。
豬籠草的籠翼位於籠身的腹面,自籠口向下平行延伸至籠蔓與籠身的銜接處。據推測其是為了方便地面的昆蟲爬到籠口處。因此,對於多捕食飛蟲的上位籠,其籠翼通常大大縮小或完全缺失。
捕蟲籠的內表面可分為腺體區與蠟質區,腺體區密布細小的消化腺,蠟質區無消化腺,但表面光滑。
豬籠草的籠蔓尾為豬籠草形態學上的末端,其可分叉。
豬籠草的籠肩為分割籠身上下兩部分的明顯痕跡。上位籠的籠肩靠下部,下位籠的籠肩靠上部。
豬籠草的葉片上有一條粗大的葉脈通過,葉脈最後穿出葉片,而成為籠蔓,籠蔓可以用來攀附其他的物體,使植株可以向高處生長。籠蔓的末端會發育成一個捕蟲籠。上位籠的籠蔓通常較短,下位籠則較長。
豬籠草上位籠的籠蔓若是沒有攀附到任何物體,它仍會自行捲一圈,成為籠蔓圈。
捕蟲籠的兩種形態
豬籠草的捕蟲籠分為上位籠和下位籠兩個類型。下位籠多為卵形或圓柱型,開口面向籠蔓,通常體型較大顏色鮮豔,側邊的籠翼較發達,籠翼的構造有助於步行的小動物向上攀爬到開口之中;上位籠則多為漏斗形或高腳杯型,籠蔓在開口的背面,通常較小顏色較淡花紋較少,側邊的籠翼不發達或是沒有,但籠蔓發達易於纏繞攀爬,上位籠的漏斗型大開口助於飛行或樹棲的小動物進到開口之中。部分種類上位與下位籠造型差異不大,例如常見的雜交種花市豬籠草(N. x 'Ventrata'),部分種類通常只見得到下位籠,例如羅伯坎特利豬籠草(Nepenthes robcantleyi)。
由於熱帶地區的高溫和大量雨水沖刷,土壤中的氮素含量低,豬籠草能通過捕食昆蟲獲取氮素。
豬籠草通過籠蓋下表面的蜜腺來分泌蜜汁引誘昆蟲停留在瓶身邊緣。捕蟲籠內表面的臘質區很光滑,昆蟲容易滑入籠中且難以爬出。籠中經常有半籠消化液,若因下雨而使其過多時,籠蔓會因無法承受重量而自動傾斜倒去一部分。籠蓋在昆蟲進入後並不會合上,其主要功能是防止過多雨水進入消化籠。如果捕蟲籠盛滿消化液,昆蟲掉入後就容易逃出。捕蟲籠下半部的內壁稍厚,並有很多消化腺,這些腺體分泌出稍帶黏性的消化液儲存在捕蟲籠中。消化液呈酸性,具有消化昆蟲的能力。
另,消化液的酸性並不足以殺死昆蟲,掉入補蟲籠的昆蟲一般是被消化液淹死。消化液的功能是加速昆蟲屍體的腐爛,使其轉變為能被植物吸收的成分。 掉進籠內的昆蟲多數是螞蟻,也有一些會飛的昆蟲如野蠅、蜜蜂、蟋蟀等。不過,豬籠草並不善於吸引蚊子,這是因為雌蚊並不對豬籠草的蜜露和紫外線感興趣,最多能吸引一些以植物汁液為食的雄蚊。
豬籠草屬植物種類繁多,全世界約有120種左右。大多數生長在印度洋群島、馬達加斯加、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等潮濕熱帶森林裡,中國海南,廣東、雲南等省,香港的新界和大嶼也有這種植物。其中分為高地種與低地種兩種,高地種為標高800~2500m以上,喜歡冷涼潮濕的環境,不忌諱白天高溫,但夜晚必須維持在攝氏15度左右,在這樣環境中生長的豬籠草,普遍有高山雲霧所籠罩,雖然如此一天當中仍有不少時間能照射到太陽光;低地種普遍生長於0~800m左右,喜歡溫暖和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