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服貿我既歡迎又憂心,臺灣要走入世界不能獨立於一嶼,將來會有更多的經貿談判會衝擊著臺灣。
多年前美牛、美豬是否開放進口,我很天真的認為美牛香甜可口,為什麼不進口?美豬騷味重誰會買來吃?但後面隱藏著把關問題,美牛的檢驗是否落實,美豬會不會被不肖商人加工後以高價賣出?就像市面上販售充添劣質米油,高價賣出獲取暴利是一樣的。
那麼問提顯現出來了,這些問題不是出在臺灣開放市場經濟,而在政府、商人、消費者。
我沒有高深的學問可以批評政府、商人,但我是個消費者,我就從我消費者這一塊來看看,問題出在那裡?
各位你有沒有算算看或想想看你每天從頭到腳有百分之幾在愛臺灣?你身上有幾件東西是歐美日名牌?不管是不是名牌,你再仔細翻一翻出產地,大陸製的有多少?
那些口口聲聲說愛臺灣、臺灣之光的,他們所出產的商品是在臺灣製的嗎?標榜高檔貨的百貨公司,你以為那些商品都是日本、義大利出產的嗎?
我曾在一家眼鏡公司短暫工作過,工廠設在廈門。當時公司接單都是從日本而來,世界知名品牌不勝枚舉也不能道來。老闆很感慨,因為他的眼鏡工廠規模已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卻沒有自己的品牌。於是他回臺灣設立一個臺灣品牌,工料都和名牌眼鏡是一樣的,但才三年就收攤了,因為消費者要日本的、義大利的。
去年在臺灣朋友拜托我幫忙接一檔皮包特賣,她的皮包是真牛皮包,在澳門製做,強調是義大利品牌,平時都以購物臺為主,偶而也會參加百貨公司的特賣。東西並不貴,最貴的包訂價9980元,特賣時都是打三折,生意也不錯,品質也不錯,錯在老闆不敢用臺灣的品牌,消費者也不喜歡臺灣的品牌。
話在拉回服貿來結束,你到市場、百貨公司購物,在醫院請看護,你會排除一口大陸腔的店員或看護嗎?服貿進來了,這是自由市場的趨勢,你會不會避開陸資的洗衣店、洗髮店、快遞業?事在人為,看你怎麼做決定他們能不能在臺灣生根,看看韓國人怎麼做,解決的手段在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