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來到龍山寺,因同事介紹這裡的禮服很便宜,挑好禮服後,隨意走走
,看到對面的街道,古樸乾淨,就猜可能是剝皮寮。
這條街道在清朝初期就有,因屬老松國小預定地,很意外的就能順利的保
留。
有人認為剝皮寮是因這裡早先為屠宰場,剝皮做皮件,而得名,但根據老
一輩的學者說,是因福州商船運杉木來此剝樹皮而得名。
只有三公尺寬的婉沿街道,是清代漢人設計的特有風貌。
剝皮寮這裡已經成為傳統與創新、歷史與創意相互結合的新空間,你在這
裡可以看到許多藝術工作者和工作房。
這是一群結合在地與社區情感連結的年輕人
立志要把萬華當做自己家一樣的愛護
「心中有萬華、就是萬華人」!
以「台北第一街」貴陽街為起點,
陸續要啟動令人動容的自發性社造運動!
本計畫由臺大城鄉所全球化城市研究中心策畫行動,從人文、生活空間、
宜居等面向出發,提出三項子活動包含:艋舺放送頭(電台廣播)、人力車X
、爐主一缺三 (圍桌),以艋舺生活故事收集作為提案發想,透過故事分享
、友善互助記錄、勾勒艋舺生活地景等方式,建構艋舺常民生活樣貌與在
地認同。
古老的磚砌牆、拱樑間柱。
後面就是老松國小,老院區被圍起,不能入內看看。
鳳凰花開時節,有學校在此辦畢業展。
這些小吃都是我愛吃的,只是找不到在哪裡。
還有幾人記得電影中的女主角:金玫?
之前我一直誤以為剝皮寮就是妓女戶,看到這一家,我更以為那一間間就
是妓女工作區,後來想想這應該是早前的旅館。
學生的作品手機殼
龍山寺還是很多陸客
這一塊區域真是很奇怪的地方,很多青草茶店,咖啡店很少,只有買了就
走的咖啡店,夜市很多小吃攤,但這樣的熱天沒冷氣怎吃的下?最後在轉角
處的二樓有家日本料理店,用過餐後,櫃檯才告訴我今天有八五折,很誠
實的店家,我就將折扣轉為小費,願妳們小費比正薪多。